(1) 液态冷媒转移
这是对卡死或机械磨损z*通常的原因(见技术公报NO.10)。压缩机停机期间,这种转移总会发生,因为压缩机是系统内的z*冷的地方。冷冻油与或多或少的冷媒根据压力与温度关系以及冷媒、冷冻油的性质互相混合。这样,油位就上升。油内冷媒超过饱和,液态冷媒就沉到壳体z*下部,因为冷媒与油、冷媒混合物相比较,密度较大。在压缩机起动时,油泵不仅仅抽油,而且抽出液态冷媒,或是油/冷媒混合物,后二不是一种良好的润滑剂,因而形成机械部件的卡住或磨损。发生这种故障时,可以发现液体冷媒界位线。压缩机卡死时,电机绕组浸在液体内,因此过载保护器不会跳开。结果油在表面发生炭化,在壳体表面或是机械部件表面上表现出来。
为避免此类问题,建议如下:
— 确保回气过热度,使在任何运转工况下不可能形成异常冷却或安装一个吸气管储液器。
— 使用曲轴箱加热器,确保压缩机比系统内其他部件的温度为高。
(2) 缺油
压缩机留有50%的原始加油量,即认为是缺油故障。根据许多压缩机的分解,发现油可能由于短时间内的起泡而被吸出压缩机(特别是短管路系统)。这些油再回到压缩机需要较长的时间,因而引起压缩机磨损。这种现象也可以解释有些分解压缩机的油位超过50%,但比原始油量少,它也出现问题。
(3) 起泡
起泡现象已经解释过了,它表示润滑压缩机的油不够。除此之外,油/冷媒混合物又不是良好的润滑剂。因此机械磨损,有时是活塞/曲轴磨损在分解压缩机时被发现。
注:起泡现象一般在压缩机非常低的噪声情况下发生。因为泡沫在压缩机内部和周围起到一个声屏障的作用。
(4) 回液
起初,很难建立压缩机卡死和回液之间的关系。液态冷媒处于气缸中的前部位置。液击是试图增压液体造成的结果。当活塞处于压缩周期的终点时:会产生存在过量的油(泡沫状态)或过量的液态冷媒(很少可能)。
其后果如下:
— 吸气阀的破损
— 垫片破损
— 润滑不良引起卡死
— 多种损坏的组合
注:回液也会发生在排气侧(高压侧),它是由于液态冷媒转移到压缩机高压侧,直到排气阀片而形成的。回液能立即形成压缩机轴承负载,活塞等的负载瞬间增大,因此油膜破坏。在大冷量压缩机(三相电机)中,连杆由于巨大的载荷而断裂。其次,断裂阀片的一部分会冲入系统/压缩机内,形成其后全部故障中的一部分,或使压缩机卡死。
(5) 清洁度
如果微小粒子或粘性粒子附在运动零件上,即会形成压缩机卡死或部件的显著磨损。因此,建议一定要保证系统内任何装配部件以及管路准备的清洁度。特别是部件的打磨(管路、蒸发器)和清刷都很可能引起这类故障。
IV 压缩机运转时内部存在空气
此类故障约占全部故障5%。压缩机或长或短时间内暴露于或多或少温度的大气中,会形成压缩机吸入空气,以后会使压缩机机械或是电器磨损。这种吸入空气原因是由于吸气管路渗漏,系统没有低压控制表和冷却室内无温度报警。
其后果很容易引起压缩机损坏:
— 油的变质
— 马达和阀片过热
— 压缩机内其他部件(油和/或马达)的逐渐损坏
当系统含有空气,与纯冷媒相比,排气压力增高,使排气温度超出压缩机设计许可温度。因而当流过排气阀片时油雾炭化,并在阀座上结炭,破坏阀片密封性能。虽然油是经过压缩机润滑认证的,这种现象还是加速进行。因为油对湿度特别敏感。由于部件和材料对湿度也很敏感,电机绝缘很易被损坏,并且使电机绕组温度超过z*大允许值。所有上述故障都是湿度侵入和温度太高的结果。
V 内部泄漏
此类故障约占全部故障8%
主要根源如下:
— 阀片或垫片破裂
— 内排气管破裂
— 阀座上有外来杂质
(1) 阀片或垫片破裂
除去可能存在的z*终装配问题以外,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早先说明的回液的结果。垫片破裂可能是系统回路堵塞而形成,使压力(或与吸气压力的压差)过大。回液是气缸内有油或液态冷媒结果,或是由于起泡而引起的,或是由于从冷凝器到压缩机液态冷媒转移而引起的。另一可能性是在气缸内早先循环时的冷媒发生凝结(对很冷的压缩机)。见技术公报NO.10
(2) 内排气管断裂
低压压缩机(壳体内低压)中内排气管设计或使排气消声器与压缩机壳体相连接。并且该内排气管也是压缩机内部悬挂系统中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以及压缩机每次开/停中处于受应力状态。野蛮运输/装卸情况会造成内部排气管断裂。每小时的过多开/停(大于10次/时)而且停车时间很短会在内排气管与压缩机壳体连接处发生损坏和断裂。有时发现内排气管与悬挂弹簧会一起断裂。
(3) 阀座上有外来杂质
任何进入气缸的杂质z*后都到达阀座上。其结果是阀片阀座接触面不能密封,进而形成高低压之间的旁通路。再说一句,为防止此类问题,回路/部件的清洁度是非常重要的。
VI 其他故障
可能发生的其他故障约占全部故障的12%,其中每一种故障则小于全部故障的2%。
z*经常发生的如下:
(1) 噪声
仅是噪声过大或是振动过大才认为是此类故障。有些是经过若干周/月运转后才发生噪声过大。许多原因可以解释此类故障,譬如由于液态冷媒存在下运行,机械部件的过度磨损或运输/装卸状态(例如损伤内排气管)。
(2) 压缩机不起动
RSIR(小型压缩机)或PSC(空调压缩机)都会遇到此类故障。
上述二种压缩机的马达对起动时或压差起动时供电电压都很敏感。也有可能会发现由于运输/装卸情况造成的电机定转子气隙偏差。
(3) 压缩机运转而无排气
经过意外伤害/野蛮装卸的压缩机会产生运输而无排气,和外部损伤。只有分解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
(4) 压缩机使供电极与地导通
除上面已经解释的原因外,这类压缩机可能是接线柱之间存在金属异物所致(见真空状态下起动)。
VII 无故障
很奇怪,20%压缩机经分解后发现“完好”。
至今还不能提供充分的解释,只有几个推测可用来了解此类现象:
— 起动时电压太低或电压降太大
— 电器部件故障
— 起动时阀座上有外来杂质,后来却没有了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